金农网>商情
入网

甘草褐斑病锈病白粉病怎么治专用杀菌药有哪些

2018/12/03 09:15:40

来源:金农网用户中心

甘草病害主要有褐斑病、白粉病和锈病。
  1.褐斑病 
(1) 侵染症状
褐斑病是甘草生长后期常见的叶部病害。叶上病斑圆形 至不规则形,直径1~3毫米,中央灰褐色,有明显或不明显 的褐色边缘,并经常愈合成大枯斑,病斑上有灰黑色霉层,叶 背面和茎秆上布满大量的灰黑色霉状物,即病原菌的子实体。 病原菌为黄苗尾孢属半知菌亚门,丝 孢目真菌。子座小。分生孢子梗6~12根,顶端近截形,孢 痕显著,1~7个隔膜。分生孢子鞭形至倒棍棒形,无色透明, 直至弯曲,基部截形至近截形,顶端略钝,3~10个隔膜。 病菌亦危害黄芪、紫云英。
(2 )发病规律
病菌以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。翌年产生 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,以后又引起再侵染。分生孢子通过风雨 传播。病菌喜稍高温度,夏末秋初雨水多,露水重有利于发 病,在东北多在7~8月发生。
2.白粉病
(1 )侵染症状
主要侵染甘草叶片、叶柄,发病初期叶片表面产生小圆 形白粉状霉斑,之后逐渐扩大,形成边缘不明显的、连片的大 型白粉斑,使叶片如覆盖一层白粉,发病后期导致叶绿体被破 坏而使叶片发黄,严重时导致小叶脱落,影响生长和产量。
(2) 发病规律
病原菌为属半知菌亚门,粉孢属 真菌。白粉病多在7~9月发生。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, 不断进行再次侵染,因此不相邻的田块也普遍发病。
 3.锈病
(1 )侵染症状
主要为害叶片,有时也发生于茎部。叶背初生圆形、苍 白色小疱斑,表面破裂后呈现黄褐色粉堆(病菌夏孢子堆和夏 孢子)。后期叶片和茎上形成黑褐色孢子堆(病菌冬孢子堆和 冬孢子)。叶上孢子堆**多时,常产生局部斑块,甚至叶片干 枯脱落。
综合防治办法:苗期用青枯立克+地力旺喷雾2--3次,抽稍期用青枯立克+大蒜油喷雾2次即可

农药登记证号:PD20151375    
生产批准证号:HNP13019-D6291
   产品标准号:Q/WTSH03-2016

以上信息由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自行发布!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“金农网”看到的,谢谢!

联系方式

人:
刘小蕾(女)
联系电话:
15763063230
手机号码:
15763063230
在线咨询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邮政编码:
261100
电子邮箱:
2027039191@qq.com
联系地址:
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通亭街282号青辰国际A座205

金农网农业百科


  

蘑菇在出茹阶段,因管理不善或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,菇床上经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、变黄,最后死亡的现象,严重时床面的小菇成批死亡。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有:

  (1)培养料养分不足,出菇部位高,在土表层形成过密的子实体;采菇时操作不慎,损伤周围小菇,影响小菇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死菇。

  (2)由于气温突然升高,使菇房连续几天高温(21—25℃),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,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,导致小菇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。

  (3)菇房长期通风不良,二氧化碳浓度过高,氧气不足导致部分幼菇死亡。特别是高温时死菇尤为严重。

  (4)蘑菇对水分极为敏感。覆土层没有及时补足水分,或出菇水和保质水喷施过量,或水分渗漏培养料,使料层上部积水导致菌丝死亡,造成小菇养分供应不上而枯萎。

  (5)蘑菇菌丝生长适宜pH值是6—8,在出菇期间,覆土层和施用水的酸碱度在5以下,就会出现菇蕾死亡现象。

  (6)过量地施用农药,产生药害,也会发生大量死菇。如果施药后小菇变红变褐,又查不出病原菌的,大都是由药害引起。

  防治措施:

  (1)覆土层调水阶段,为防止菌丝长出土面,要压低出菇部位,以免出菇过密。

  (2)春菇后期注意菇房降温,防止高温袭击。

  (3)加强通风换气,是降低相对湿度、防止二氧化碳积聚、避免杂菌孳生的有效措施。

  (4)在水分管理上应看时期、看天气、看菇质,灵活掌握。以“晴天多喷,阴雨少喷;菇多勤喷,菇少慎喷”和“出菇水要狠,保质水要稳,转茬水要重,维持水要常”为原则进行科学管水。避免喷施关门水。

  (5)采用农药防治虫害应严格掌握使用浓度,避免用药过量,造成药害。

信息说明

类型:
供应信息
编码:
1540267410.shtml
标题:
甘草褐斑病锈病白粉病怎么治专用杀菌药有哪些

版权与免责声明